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0224MAA7B8XDX4 | 韦志林 |
苏必恒 | **壮族自治区****县 |
**县**镇融**路219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风电场三期、四期工程 220千伏送出工程 | **** |
| |
2021版本:161-输变电工程 | D4420-D4420-电力供应 |
| **壮族自治区**市**县,**壮族自治区**市柳东新区,**壮族自治区**市**县 |
经度:109.39607,109.64397 纬度: 24.99043,24.51956 | ******行政审批局 |
| 2024-01-12 |
柳审环城审字〔2024〕9号 | 无 |
| 21698 |
66 | **** |
****0224MAA7B8XDX4 | ****公司 |
914********708123U | ******公司 |
914********820564E | 2024-08-21 |
| |
2025-05-07 | 2025-06-04 |
| ****公司官网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220kV**岭升压站~500kV****电站220千伏送出线路 | **220kV**岭升压站~500kV****电站220千伏送出线路 |
无变动 | |
|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220kV**岭升压站~500kV****电站220千伏送出线路,线路长度79.86km,同步500kV****电站内扩建1个出线间隔。本工程共**铁塔218基;在500kV****电站扩建1个出线间隔。 | **220kV**岭升压站~500kV****电站220千伏送出线路,线路长度79.732km,同步500kV****电站内扩建1个出线间隔。本工程共**铁塔221基;在500kV****电站扩建1个出线间隔。 |
线路长度减少0.128km,单回路架空形式;塔基数量增加3基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输送线路总长度为79.86km,均采用单回路架空形式,无地下电缆,共使用铁塔218基,其中单回路耐张塔塔75基,单回路直线塔143基;导线型号:2×JNRLH1/LB20A-630/55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 | 输送线路总长度为79.732km,均采用单回路架空形式,无地下电缆,共使用铁塔221基,其中单回路耐张塔77基,单回路直线塔144基;导线型号:2×JNRLH1/LB20A-630/55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 |
线路长度减少0.128km,单回路架空形式;塔基数量增加3基;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做好施工期扬尘防治工作,施工场地应采取围挡遮盖、洒水、植被绿化降尘等措施以减轻污染。合理设计材料运输路线,尽量远离居民区,材料运输车辆要落实防撒落、防扬尘等措施,避免扬尘等影响周边。 | 通过现场踏勘及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控制施工扬尘的产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
无变动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加强与项目周边公众的沟通,进一步做好电磁辐射的相关解释和宣传工作;加强环境管理,制定并落实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 由现场踏勘和验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对周边的电磁环境影响较小,线路调查范围内电磁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较好的落实了环评批复中各项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未收到周围村民的扰民投诉。 |
无变动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1.建设期间施工场地要远离水体,并划定明确的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施工临时道路要尽量利用已有道路。 2.施工中临时堆土点应远离水体,不得在水体附近临时堆土;基础钻孔或挖孔的渣不能随意堆弃,应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住沿线村民房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如化粪池、厕所等)进行收集处理。 | 1.本项目路线距离最近的水源地保护区为大正村大正屯水源地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为590米,项目施工远离水体,并划定明确的施工范围。施工临时道路尽量利用已有道路 4.施工中临时堆土点离水体,不在水体附近临时堆土;基础钻孔或挖孔的渣运到弃渣场堆放。 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住沿线村民房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如化粪池、厕所等)进行收集处理。 | |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1.输电线路施工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自行收集后带回租住地或沿线设置的垃圾桶,随当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禁止在施工现场随意丢弃。 2.输电线路施工中临时堆土点应远离水体,及时采取挡护措施;严禁向附近水体排放工程弃土、废泥浆、废弃的混凝土、生活垃圾等施工废物。 3.临时土石方在塔基附近堆放,并做好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 4.尽量回收可利用的废建材,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建材和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运送至当地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点。 5.施工临时占地采取隔离保护措施,如铺设彩条布、草垫或棕垫,防止施工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施工结束后将多余砂石料、混凝土残渣等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后期土地功能和植被恢复,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施工结束后全面清理可能残留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面做好迹地清理和恢复工作。 | 1.输电线路施工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自行收集后带回租住地或沿线设置的垃圾桶,随当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 2.输电线路施工中临时堆土点远离水体,及时采取挡护措施;未向附近水体排放工程弃土、废泥浆、废弃的混凝土、生活垃圾等施工废物。 3.临时土石方在塔基附近堆放,并做好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 4.回收可利用的废建材,未产生不可回收利用的建材和建筑垃圾。 5.施工临时占地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将多余砂石料、混凝土残渣等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6.施工结束后全面清理可能残留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面做好迹地清理和恢复工作。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1.加强环保教育,禁止破坏植被、伤害野生动物,规范垃圾处理 2.减少施工范围,避开植被密集区,施工后恢复植被(撒草籽、补种树木) 3.堆土做好防尘、防流失措施,施工后整平土地并恢复植被。 4.禁止惊扰、伤害动物,避免夜间施工,发现保护动物及时上报。 减少雨季施工,设置挡土墙、排水沟,优化设计少挖少占。 | 1.已加强环保教育,禁止破坏植被、伤害野生动物,规范垃圾处理 2.减少施工范围,避开植被密集区,施工后恢复植被(撒狗牙根草籽) 3.堆土做好防尘、防流失措施,施工后整平土地并恢复植被。 4.避免夜间施工,未发现保护动物。 减少雨季施工,设置挡土墙、排水沟。 | |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线路工程:**220千伏**岭升压站~500****电站 220 千伏送出线路,线路路径总长约79.86千米,采用单回路架空形式建设 间隔工程:在500****电站扩建1个出线间隔 | (1)线路工程:**220千伏**岭升压站~500****电站220千伏送出线路,线路路径总长约79.732千米,采用单回路架空形式建设 间隔工程:在500****电站扩建1个出线间隔 |
/ |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输电线路施工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自行收集后带回租住地或沿线设置的垃圾桶,随当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禁止在施工现场随意丢弃。 2.尽量回收可利用的废建材,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建材和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运送至当地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点。 3.施工临时占地采取隔离保护措施,如铺设彩条布、草垫或棕垫,防止施工活动破坏地表植被;施工结束后将多余砂石料、混凝土残渣等及时清除,以免影响后期土地功能和植被恢复,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 1.输电线路施工现场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施工人员自行收集后带回租住地或沿线设置的垃圾桶,随当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 2.回收可利用的废建材,未产生不可回收利用的建材和建筑垃圾。 3.施工临时占地采取隔离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将多余砂石料、混凝土残渣等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
/ |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裸露地面、土堆、砂石等易扬尘物料必须覆盖防尘网或密闭存放,超过3个月未开工的裸露土地应绿化、铺装或遮盖。 2.运输车辆采用篷布密闭,防止物料散落。建筑垃圾、渣土需装袋或密闭清运,严禁抛洒。 3.物料分类堆放,整齐稳固,并做好覆盖。易起尘材料(水泥、沙石等)避免露天堆放,必要时加盖防雨布。 4.施工现场禁止将包装物、可燃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就地禁烧。 5.在环境敏感区施工时,增加喷淋、洒水频次,强化扬尘控制 | .施工工地设置硬质围挡,施工期间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覆盖或入库入罐存放,对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2.施工期间对运输车辆、临时堆土采用密目网进行遮盖。 3.施工期间对裸露地及临时堆土利用密目网进行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清扫施工现场,及时撒播草好,进行土地功能恢复。 4.项目施工期包装物、可燃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5.在临近水源地保护区、居民区施工时,增加喷淋、洒水频次,强化扬尘控制 |
/ |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加强环保教育,禁止破坏植被、伤害野生动物,规范垃圾处理 2.减少施工范围,避开植被密集区,施工后恢复植被(撒草籽、补种树木) 3.堆土做好防尘、防流失措施,施工后整平土地并恢复植被。 4.禁止惊扰、伤害动物,避免夜间施工,发现保护动物及时上报。 减少雨季施工,设置挡土墙、排水沟,优化设计少挖少占。 | 1.已加强环保教育,禁止破坏植被、伤害野生动物,规范垃圾处理 2.减少施工范围,避开植被密集区,施工后恢复植被(撒狗牙根草籽) 3.堆土做好防尘、防流失措施,施工后整平土地并恢复植被。 4.避免夜间施工,未发现保护动物。 减少雨季施工,设置挡土墙、排水沟。 |
/ |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住沿线村民房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如化粪池、厕所等)进行收集处理。 | 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住沿线村民房屋,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当地的污水处理设施(如化粪池、厕所等)进行收集处理。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做好施工期噪声防治工作,严格控制施工占地,按照施工边界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施工结束后,利用施工前剥离的表土进行绿化覆土,并进行植被恢复。 | 由现场踏勘和验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输电线路所在区域噪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较好的落实了环评批复中各项要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且施工按照划定范围未占用其他用地,现场踏勘发现植被恢复较好。 |
/ |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