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站:
本机关于2025年4月受理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审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初步设计文件的申请。经审查,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水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项,决定准予行政许可。
一、总体意见
原则同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代码****)初步设计文件。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陆元水库位于**区罗波镇**村,所在河流为珠江流域**河上游,中心坐标为:东经108°24'44〞,北纬23°17'50",距离****24km。水库于1956年10月动工兴建,1957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2km2,总库容43.02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工设计灌溉面积500亩,实际灌溉面积250亩,保护下游人口约4500人和耕地2500亩。水库运行60多年来,险情不断,已于2012年进行除险加固,但由于加固不彻底,目前主要建筑物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水库的安全运行。2024年6****水利局****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2024年8****水利局核查,同意大坝鉴定为“三类坝”,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大坝坝体填筑土压实度偏低,坝体填土、坝基、坝肩渗透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坝顶泥结石路面凹凸不平,未设防护栏杆,坝顶宽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大坝下游右岸排水棱体顶部坝体及坝肩位置存在渗漏现象,坝脚排水沟淤积;溢洪道进口处底板前出现冲刷坍塌,交通桥无防护栏杆,桥面狭窄,溢洪道泄洪时,水流回水至坝脚,危害大坝安全;放水塔结构不满足规范要求,启闭操作房、交通桥不能满足防洪规范要求;管理房设施简陋,大坝运行管理设施不完善等。为消除工程病险隐患,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二、水文
(一)基本同意采用的设计暴雨成果。水库20年一遇、30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分别为226mm、358mm。
****水库采用暴雨推求洪水的设计成果。水库10年一遇、20年一遇和3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2.58m3/s、15.26m3/s和27.16m3/s。
(三)基本同意施工洪水计算成果
施工期洪水采用当年11月~次年2月,5年一遇的施工期洪峰流量为1.04m3/s。
三、工程地质
(一)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二)基本同意对库区的工程地质评价
库区自坝址向上游延伸至库尾长约350~650m,属中低丘陵地形地貌,坡度较缓,多呈馒头形。库区沟谷不发育,环山植被茂盛,库区主要由残坡积层(Qedl)含砾粘土组成,灰黄、黄色,硬塑状,具中等压缩性,夹含砾石,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E)砾状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呈夹层或互层产出,属相对隔水层,岩体阻水性较好。库区无大的区域性断层经过,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地表第四系覆盖,库区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库岸植被茂盛,岸坡较为稳定,未发现有大的崩塌、滑坡迹象,库岸稳定。
(三)基本同意对主坝的工程地质评价
大坝为均质土坝,填土材料来源于坝址附近的残坡积物,主要为黄褐色,含砾粘土,稍湿,可塑状,含有较多风化砾石。坝体填土土质不均匀,属中等透水。坝基坐落在残坡积和冲积层粘土层或基岩上,承载力、抗滑能力等均可满足大坝稳定需求。坝基冲积层粘土和残坡积含砾粘土,渗透性为弱透水。基岩主要为粉砂岩,全~强风化基岩渗透性为弱透水,弱风化基岩透水性为弱透水。大坝的主要问题是右外坡坡面开始逐渐出现湿润并渗水现象,分析认为破坝施工箱涵时回填土压实质量及渗透性未满足设计要求引起,灌浆孔未贴近坝填土与箱涵接触带,导致坝填土与箱涵接触带形成新的渗漏通道,渗水沿外坡回填土压实度较低处溢出坡面。
(四)基本同意对溢洪道的工程地质评价
溢洪道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③含砾粘土,下伏基为下第三系(E)④全~强风化粉砂岩。溢洪道为大坝左侧山坡进行开挖而成,开挖深度2~3m,基础为残坡积层(Qedl)③含砾粘土。溢洪道两侧无高陡的不稳**坡及影响场地稳定的滑坡及大的崩塌现象,溢洪道所在区域构造简单,为一单斜地层构造,无断裂发育,稳定性较好。溢洪道基础总体置于硬塑层含砾粘土③上,地基基础承载力和抗剪强度可满足设计要求。
(五)基本同意对放水设施的工程地质评价
输水箱涵底板基础为第四系黄褐色冲积层粘土②(Qal)层,稍湿,可-硬塑状,层厚0.5~1.5m,其下为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③层,硬塑状,层厚1.0~3.0m。下伏基岩为薄~中厚层下第三系(E)全~强风化粉砂岩,全~强风化层厚度3.0~4.5m,输水箱涵基础大部分放置于冲积层粘土②(Qal)层上,放水塔基础置于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③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问题是:放水塔结构老旧,未通电,螺杆启闭机已损坏,影响到放水效果。建议拆除重建放水塔。拟建放水塔基础可置于残坡积含砾粉质粘土③层上,该层硬塑状,层厚约1~3m,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ap,可满足设计要求。
****水库管理房等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现状上部为残坡积含砾粘土③层,硬塑状,层厚约1~3m,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ap,可满足设计要求。下伏基岩为全~强风化粉砂岩,层厚2~5m,场地无基岩出露,为良好的基础下卧层。地层简单,无不良地质现象,岩层呈单斜地层构造。
建议管理房基础置于残坡积含砾粘土③层上,采用浅埋地基基础形式,承载力可满足设计要求。
(七)基本同意弃渣场的工程地质评价
弃渣场可置于大坝东南面直线距离约0.5km的低洼地上,地势总体较为平坦,堆填高度较低,两侧山体不存在顺层滑动的可能,场地稳定性较好。
(八)基本同意天然建筑材料评价
工程所需土料可就近采集。通过外购解决块石料和砼骨料缺乏问题,料场有公路通往工程区,交通便利,运距约在25Km,石场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可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一)同意工程任务
本项目的****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除险加固及**管理房等措施,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满足大坝防洪安全要求,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保证下游500亩的农田灌溉,保护下游村庄,涉及人口共4500人,影响下游2500亩耕地。
(二)基本同意工程建设规模
陆元水库总库容43.02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基****水库功能进行除险加固。
****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复核成果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40.79m(85高程,下同),死水位为135.22m。同意水库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设计,消能防冲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
****水库调洪计算成果
洪水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140.79m,经调洪,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141.47m,相应下泄流量3.59m3/s;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141.58m,相应下泄流量4.45m3/s;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位为141.95m,相应下泄流量为7.92m3/s,相应水库总库容43.02万m3。
五、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
(一)工程等级和标准
1.陆元水库工程等别为V等。基本同意大坝、溢洪道、输水设施等主要水工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2.基本同意本工程各建筑物按Ⅵ度设防。
(二)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1.坝体、坝肩防渗
大坝桩号0+040.0~0+080.0段采用人工挖孔桩回填C25砼防渗,防渗墙宽为1.3m,采用C25钢筋砼护壁,挖孔桩挖至坝基以下1.0m,总挖孔数35个,回填顶高程142.52m。下阶段根据现场地质实际情况进一步复核孔桩深度和渗漏问题,并做好施工监测及后期监测。
2.坝顶
拆除大坝下游浆砌石路肩,重建C25砼路肩,坝顶由3.0m,加宽至4.0m,砼路面净宽3.2m,坝顶路面长80m;在大坝上游设置波纹防护栏总长80m,下游设置C25砼防护墩共42个。
3.下游坝坡
清除坝坡杂草,整**坡,重新种植下游坝面大叶油草草皮护坡;清除原排水棱体淤积体,顶部**C20砼厚200m压顶,长度为42m,下游排水沟清淤;在外坡坝脚排水沟新增过路排水涵管,总长5m,排水涵管前端设置C20砼沉砂池,尺寸1.0×0.5m。
(三)溢洪道加固设计
基本同意溢洪道加固设计方案。进口段Y0-012.0~0+000.0,先整平清理地面,然后铺设C25砼护坡,厚200mm,底板起点**C20砼齿墙,长13.5m,顶宽0.95m,墙高1.5m;进口段左岸Y0-003.0~0+005.0,**C20埋石砼挡墙,挡墙顶宽500mm,挡墙高1.9~1.3m;跨溢洪道交通桥设计荷载标准为单辆汽-15级(不计加重车,后轮轴压100KN),将原溢洪道交通桥加宽2.0m,进口处Y0+012.9加宽一座C25钢筋砼交通桥,跨度长5.0m,桥面加宽2.0m至5.25m;尾水段Y0+071.3~0+086.3,先整平清理地面,底板C20埋石砼基础厚400mm,然后铺设C25砼,厚150mm,**C20埋石砼挡墙,C20埋石砼挡墙顶宽400mm,挡墙高1.7m。
(四)放水设施加固设计
基本同意放水设施加固设计方案。拆除重建1座C25钢筋砼放水塔,放水塔**水口处**C20埋石砼引水渠,长4.0m,宽1.2m,墙顶宽0.4m,平均高1.5m;放水塔进水高程为135.22m,检修平台高程为142.92m,塔高7.7m,塔壁厚0.6m,基础为C20埋石砼基础,厚1900mm,塔顶上为检修室、启闭机房,用砖砌护、钢筋混凝土屋盖,用步梯作为上下交通;放水塔和大坝右岸用工作桥连接,工作桥跨度36m,按4跨设计,单跨长度9.0m,桥面宽1.5m,**边墩为C20埋石砼支座,中墩为C25钢筋砼独立柱。桥面宽度1.5m,工作桥砼强度等级为C25,梁高700mm,宽250mm,板厚度200mm。桥面高程为142.92m;放水塔与旧箱涵衔接,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箱涵,涵管中心线总长5.5m,进口高程为 135.22m,尺寸0.8×1.0m,与衔接旧箱涵采用止水铜片止水。
****水库管理房加固设计
基本同意工程管理加固设计方案。拆除现有管理房,**二层砖混结构管理房,建筑面积155m2;靠近坡面侧**8m长C20埋石砼重力式挡墙;管理房至放水塔**围墙,长23m,围墙高2.5m,路面硬化61m2。
(六)管理房供水设计
基本同意工程管理供水设计方案。**村接入敷设至储水罐φ40PE100引水管长522m,配套管道附属设施。
(七)标识标牌设计
基本同意工程**公告牌5块、警示牌2块、工程建设永久性宣传牌1块、管理房规章制度牌4块、实体界桩12个。
(八)监测设施设计
基本同意工程大坝坝脚、箱涵出口渠道**量水堰各1座,管理房处水准点改迁1座。
(九)防汛道路设计
基本同意防汛抢险道路设计方案。大坝至溢洪道防汛道路,大坝桩号0-012.0~0+000.0,设计长度为12m,C25混凝土路面厚200mm,宽度为3.2~8.0m,道路两侧设置砼路肩,为0.4×0.4m。进库路溢洪道泄槽段左岸边坡处,**仰斜式C20埋石砼挡土墙,总长68.5m,C20埋石砼挡墙顶宽500mm,挡墙高1.78m。
(一)电气
基本同意主接线方案。从下游已建200kVA变压器架设0.4KV三相四线低压线路,长635m,放水塔配套启闭设备,管理配套供电设施。
(二)金属结构
基本同意管理房供水管路共埋设φ40PE100塑料管,长为522m,安装闸阀2个,水表1个,排气阀1个,泄水阀1个,各阀**阀井,配备管理房内部生活给水、排水系统。
七、消防设计
基本同意消防总体设计方案及主要消防设施选择。库区管理房及启闭机房分别配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MF/ABC3)4具、灭火器箱(XMDDG21)型2个,工程区内各主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均设置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八、施工组织设计
(一)基本同意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施工总进度安排,工程施工总工期6个月。
(二)基本同意主要建筑材料在当地就近择优采购的方案。
(三)基本同意施工导流方案及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四)基本同意施工弃渣方案及施工临时用地范围的确定方案。
九、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一)基本同意用地范围和用地面积统计的实物指标,工程永久用地0.15亩,临时征用土地1.27亩。
(二)基本同意工程征地所采用的补偿依据和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总投资1.49万元。
十、环境保护设计
基本同意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方案。
本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包括:1.施工过程中做好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加强劳动保护。2.禁止施工人员随意倾倒生活垃圾。3.施工期间做好污水处理和水质监测措施。
十一、水土保持设计
基本同意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方案: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0.33hm2。2.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南方红壤区二级标准。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水土流失治理度为95%,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渣土防护率为95%,表土保护率为87%,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5%,林草覆盖率为22%。3.水土保持防治分区为:主体工程建设防治区、施工生产生活防治区及弃渣场防治区3个区,主体工程防治区以及弃渣场防治区为本工程的重点防治区。4.防****水利局。
十二、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基本同意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以及针对主要危害因素采取的防范措施。
十三、节能设计
基本同意能耗分析以及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十四、工程管理设计
(一)基本同意工程管理机构设置方案,配备必要的生产、生活、交通、通讯及工程观测等管理设施和设备。
(二)基本同意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及工程运行原则、办法及措施。
十五、工程信息化
基本同意信息化设计方案。
十六、设计概算
(一)基本同意设计概算的编制依据、方法、费用构成和取费标准。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为265.41万元。
附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财政局评审后)
****
2025年4月3日